首页 >> 柞薹草

每年2000万尾湟鱼游进青海湖槭叶草属

文章来源:恒润农业网  |  2022-07-29

每年2000万尾湟鱼游进青海湖

今年6月初,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人工增殖实验站再次拉开年度重点工作——人工繁育青海湖裸鲤工作。在沙柳河、泉吉河主要采卵河道,增殖实验站人员拉网捕捞查看亲鱼成熟情况,并进行人工采卵工作,共采集受精卵28万,以此拉开了2017年人工繁育青海湖裸鲤工作的序幕。据介绍,随着投资6000万元的青海湖裸鲤恒温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和人工增殖放流站的坚持,预计2018年可实现每年增殖放流鱼苗2000万尾的目标。

湟鱼的前世今生

提及湟鱼,青海的很多老人在感慨之余流露出感激之情。

西宁市民廖先生虽然已经80岁高龄,但对于青海湖湟鱼却记忆犹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遭遇了最为困难的日子。好在青海有个青海湖,湖里有吃不完的湟鱼。“那时一水桶下去,就能提上来半桶湟鱼。”廖先生当时在省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在经济困难时期,他被派驻青海湖渔场,每天的任务是将捕捞的湟鱼送到西宁,填饱人们的肚子。“是湟鱼救了青海人的命”,时至今日,廖先生从不吃鱼。

湟鱼是青海的土著鱼种,因为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在千万年的生存和演变中,逐渐成为一种体长侧扁,无须无鳞的鲤鱼。湟鱼粗壮肥满,肉味鲜嫩丰腴,营养丰富,含脂量高达12%,蛋白质含量16.14%,因此湟鱼成为以前青海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当地百姓对湟鱼的烹饪方法也颇为特别,他们把鱼剖洗净入锅加水、调料、食醋,用文火炖五六个小时,出锅取名为“酸鱼”。还有风靡一时的“干板鱼”:将湟鱼从头部、腹部剖开晾干,油炸后撒上咸盐以及调味品,便成为一种类似于今天烤鱼一样的美食。

正因如此,湟鱼惨遭灭顶之灾。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达到19.9万吨的最高值,渔获物平均体长28.8厘米,平均年龄为10龄。十年后,裸鲤资源量下降到2.12万吨。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裸鲤的资源量下降为1.1万吨。到1999年,裸鲤资源量只有3000吨,严重影响到整个青海湖的生态安全。

疏通生命大通道

气候因素导致的生态恶化,是湟鱼遭遇生存威胁的又一个原因。

据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监测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河水断流造成青海湖湟鱼大量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上世纪90年代,布哈河断流造成300吨亲鱼死亡;2001年,沙柳河断流造成150吨亲鱼死亡;2007年泉吉河断流,造成30吨湟鱼搁浅,在当地政府的组织抢救下,部分湟鱼幸免于难。

影响青海湖湟鱼繁殖安全的一大原因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海湖周边河流来水量减少、河流萎缩,可供湟鱼繁殖的水域日益退化,2005年到2007年,青海湖几条主要入湖河流水流量总体出现逐年减少趋势,甚至经常出现警戒流量和断流现象。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干扰也是青海湖湟鱼生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青海湖湟鱼主要的繁殖水域——布哈河、泉吉河等几条河流,都筑有为环湖各农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坝,而且这些水坝基本上都建在下游,成了湟鱼洄游的******障碍。

为解决人、鱼争水问题,当地政府自2010年起先后四次对拦河坝进行改造,使得过鱼效果日趋完善。记者在沙柳河大坝处看到,湟鱼基本上都通过洄游通道向上游进发,生命通道“肠梗阻”得到彻底治理。

封湖育鱼显成效

为保护青海湖渔业资源,青海省政府从1986年开始对青海湖连续四次进行封湖育鱼,青海省科技部门也围绕湟鱼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通过实施青海湖湟鱼人工繁殖生物学与放流技术研究、青海湖湟鱼原种扩繁、青海湖湟鱼种苗池塘养殖与增殖放流项目,初步达到了恢复与提高青海湖鱼类资源的目的。从2002年起到2014年,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每年培育原种种苗700万尾,2015年至2016年,规模扩大到每年培育1000万尾。截至目前,已增殖放流入湖种苗超过1亿尾,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湟鱼资源增加的贡献率超过20%。如今,青海湖湟鱼资源蕴藏量已恢复到7.08万吨。

一年只能长一斤,这是很多人对青海湖湟鱼的认知,青海湖畔一户人家的主人这样告诉记者:他们曾经捕捞到10斤重的湟鱼,大家吃后全部拉肚子,因为那条鱼太老啦。为此,青海省经过努力,最终破解了这一难题,不仅异地培育出湟鱼鱼苗,还让湟鱼生长“提速”。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水库,人工增殖只有针尖大的湟鱼鱼苗,在人工不喂养的情况下,27个月后******个体长到了0.9斤,而在青海湖10年才能长到1斤。除了景阳水库,湟中蚂蚁沟水库、循化县查汗都斯水库的湟鱼鱼苗长势都非常不错。并且从测试结果看,淡水养殖的湟鱼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还高于******湟鱼。

经过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科研人员十几年的艰苦努力,青海湖裸鲤全人工淡水养殖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5年,国家级青海省鱼类原种良种场顺利通过复检。国家级青海省鱼类原种良种场是农业部1997年首批挂牌的国家级水产原种场,肩负搜集、整理、增殖放流和保存青海湖原种任务,为恢复与提高青海湖湟鱼资源,构建青海湖流域“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维护青海湖水生生物多样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今年湟鱼产卵早

一般来说,青海湖湟鱼每年6月至8月洄游产卵,但今年5月27日,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人工增殖放流站人员前往沙柳河、泉吉河、甘子河实地勘测时,发现较往年同期相比河道水位较高,已有少量湟鱼开始洄游,这是2017年第一批开始溯河洄游产卵的亲鱼。据介绍,因为今年省内环青海湖地区降水量大,山川溶水资源丰富,使得青海湖附近河流水量充沛,所以与去年相比,湟鱼洄游的时间提前了一周左右。

其实,早在2016年底,青海湖裸鲤人工放流站全体职工就已经对2016年早期河道资源检测工作从检测时间、检测方法、数据分析、样本保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2016年在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4条主要注入青海湖河道的检测数据进行了登记、分析和汇总,为今年更好地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奠定了基础。

青海湖湟鱼资源蕴藏量的快速攀升,得益于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项目的实施,1997年以来,该项目在内塘保存青海湖裸鲤原种亲本6000组、青海湖洱海保存青海湖裸鲤原种亲本4万组,项目先后科学指导建设了青海湖沙柳河过鱼通道和人工增殖放流站,项目实施期间出版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制定标准9项,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了一支从事青海湖湟鱼资源保护和科研的队伍。在湟鱼资源保护和恢复、人工增殖等方面实现了多项创新,为高原鱼类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储备。

肾阳虚如何调理多吃什么食物

华邦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怎么用

同仁堂锁阳固精丸补肾怎么样

腰膝酸软肾阴虚吃什么

疾病科普